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正文

名导米拉·奈尔之子有望成为百年来最年轻的纽约市长

  • 文学
  • 2025-07-30 14:00:03
  • 21

2025年的上半年,伴随着种种纷乱和喧哗,美国政治舞台上又冉冉升起一颗新星。今年才刚33岁的佐赫兰·马姆达尼(Zohran Mamdani)在6月底的民主党党内初选中,爆冷击败新冠疫情初期曾担任纽约州州长一职的安德鲁·科莫,被推选为民主党的下一任纽约市市长候选人。

考虑到过去十年来民主党在纽约市的强大人气以及几位竞争对手的实力——例如共和党推选的柯蒂斯·史利尔(Curtis Sliwa),71岁的他是纽约市的传奇人物,不过2021年竞选纽约市长就曾失利,输给了现任市长埃里克·亚当斯;后者今年也想争取连任,不过4月时他退出了民主党,计划以独立身份参选,不过他在任内涉入弊案、争议不断,连任希望其实不大——佐赫兰·马姆达尼在11月的选举中拔得头筹的概率,可谓相当之大。如能胜选,他将成为过去百年来最年轻的纽约市长,同时也是历史上首位穆斯林纽约市长。

生活中的佐赫兰·马姆达尼,喜欢嘻哈乐,出过单曲。不过相比音乐,电影对于他而言,影响力恐怕要更大一些。原因的话,那是因为他的母亲,正是鼎鼎大名的印度裔导演米拉·奈尔(Mira Nair)。

今年6月24日,佐赫兰·马姆达尼(左)与母亲米拉·奈尔、父亲马哈茂德·马姆达尼在选举之夜的聚会上庆祝赢得民主党纽约市长提名。

今年67岁的米拉·奈尔,19岁时获得哈佛奖学金,从印度来到美国求学。出社会后,她由拍摄纪录片起步,真正闯出名堂是在1988年拍完首部剧情片《早安,孟买!》之后。该片延续了纪录片的拍摄手法,直击印度社会各种贫穷问题,在当年的戛纳电影节上斩获最佳长片首作金摄影机奖,还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2001年,她的《季风婚宴》一举拿下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也让米拉·奈尔这个名字为全球影迷所知。

1988年,米拉·奈尔为拍摄由丹泽尔·华盛顿主演的《密西西比风情画》前往乌干达调研采风,结识了比她年长十多岁的印度裔乌干达人类学家马哈茂德·马姆达尼(Mahmood Mamdani)。1991年,两人步入婚姻殿堂,同年生下了儿子佐赫兰·马姆达尼,并在他七岁时举家迁居纽约。

米拉·奈尔曾凭借《季风婚宴》赢得威尼斯电影节最高荣誉金狮奖。

按照佐赫兰·马姆达尼接受采访时的说法,作为家中的独子,他和母亲的关系一直非常亲密,小时候最害怕的就是母亲要出去拍电影,因为这意味着数月的分离。而在母亲的作品清单里,他最看重的却并非拿到大奖的《季风婚宴》或《早安,孟买!》,而是2012年上映的《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又名《我不是拉登》)。

该片根据2007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一名巴基斯坦男子在9·11事件后“美国梦”破碎的故事。里兹·艾哈迈德饰演的主人公原本已在华尔街取得成功,但9·11事件后,根本没有做错任何事的他,因为出身问题无法再在美国立足,甚至回到巴基斯坦后,依然被当作绑架美国人质案件的嫌疑犯,遭到中央情报局特工的追踪。

《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讲述了后9·11时代“美国梦”破碎的故事。

《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政治惊悚片,更多时候都通过两位主人公的对话来揭示两种文明的冲突和极端主义的恐怖。影片上映之际,20岁的马姆达尼正在美国老牌私立大学鲍登学院攻读非洲学专业,还在校内办起了支持巴勒斯坦人的学生组织。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米拉·奈尔曾经提到,儿子对她拍摄这部电影出乎寻常地大力支持,相信是因为片中不少内容让年轻的他感受到了共鸣,即作为来自异邦的少数族裔穆斯林移民在美国这个西方世界大本营,虽然能获得热情的接纳和发展的机遇,但一有风吹草动,也会招来莫名的误解和敌视。

2007年,米拉·奈尔带着16岁的佐赫兰·马姆达尼出席哥谭奖颁奖典礼。

十多年后的马姆达尼,已由大学生摇身一变成了纽约市长的头号热门人选。在他提出的政纲中,除了提升最低工资、修改税制、支持公交免费之外,也包括为生活在纽约市的穆斯林群体说话。“许多穆斯林都知道,想要在这个国家里堂堂正正地生活,就不得不面对各种中伤和诽谤。于是,很多穆斯林索性选择躲避,退回阴影之中,觉得那样才最安全。现在,我所希望的就是,能让这样的边缘人重新回到美国的主流社会之中。”上月参与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晨间新闻》节目时,他如此表示。

米拉·奈尔也曾在接受采访时提起过9·11事件之后,他们一家三口在纽约的遭遇。那年,马姆达尼九岁,随家人抵达纽约才一年多时间。“我们每晚都会和我公婆一起出门散步,但9·11之后,我们走在路上,忽然就有一种遭到别人侧目而视的感觉。一夕之间,原本被我们当作家园的这个地方,原本如此美妙的这个地方,就再也不像是我们自己的家了。”

除了《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母亲执导的爱情片《密西西比风情画》,也给马姆达尼留下深刻影响。该片讲述的正是乌干达男子和印度女子之间的浪漫故事,部分灵感就来源于米拉·奈尔和丈夫的亲身经历。虽然影片上映之际,佐赫兰·马姆达尼才刚出生,但懂事之后,在他的整个成长过程中,这部电影成了他们一家三口的最爱。

《密西西比风情画》的部分灵感来源于米拉·奈尔和丈夫的亲身经历。

佐赫兰·马姆达尼也曾参与母亲米拉·奈尔的电影事业。在她的上一部作品、2016年的《卡推女王》中,他在剧组担任了第三副导演和音乐监制,并演唱了一首插曲,还演了一个路人甲的小角色。

虽然儿子最终没能走上电影这条路,但米拉·奈尔还是给予他百分百支持。《卡推女王》后已有将近十年没再导过电影的她,这次为儿子助选站台不遗余力,不仅利用社交媒体发帖,甚至在《季风婚宴》的回顾放映活动上,也不忘公开为其催票。一方面,她的作品或多或少影响到了儿子的世界观,反过来,儿子对于母亲的电影创作也曾有过重大影响。

过去,马姆达尼不光是经常陪伴米拉·奈尔一起出席各种红毯活动,还在关键时刻左右了她的事业路线。按照奈尔的说法,2004年拍完瑞茜·威瑟斯彭主演的《名利场》后,华纳影业曾联系她来执导《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一片,不过她手头正在筹备关于印度移民的新片《同名人》。“拒绝《哈利·波特》不太容易,但我非常欣赏《同名人》的原著小说。就在我犯难的时候,是儿子对我说,妈妈,这世界上能拍《哈利·波特》的导演有很多,但能拍《同名人》的,就只有你。”

米拉·奈尔曾为拍摄《同命人》放弃执导《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就这样,因为当时才14岁的佐赫兰·马姆达尼的一句话,米拉·奈尔的导演生涯发生了小小的异变。除此之外,也是他向母亲推荐了爆笑喜剧片《猪头逛大街》,让她了解了印度裔演员卡尔·潘(Kal Penn),并最终选择他作为《同名人》的男一号。“儿子经常会给我这样那样的建议,当我们谈论我正在拍摄的电影,或者我觉得哪个演员合适哪个不合适时,我总能得到他的建议。”奈尔表示。

虽然佐赫兰·马姆达尼已成为下一任纽约市长的头号人选,但他的脱颖而出也引来美国共和党的强烈反弹。多名共和党议员与右翼政客都将他和9·11事件联系在一起,主张其政纲无异于恐怖主义,甚至呼吁应该取消他的美国国籍,将其驱逐出美国。7月1日,总统特朗普更是在媒体见面会上表示,要对马姆达尼可能存在的非法居留问题进行调查。

有话要说...